如今的华南理工大学已经发展为一所以工见长,理工医结合,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整体水平位居全国高校前列;13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5个学科领域跻身全球排名前1‰。
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高等教育各类学生61万人,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位居全国高校和广东省高校前列,一大批毕业校友成为我国科技骨干、著名企业家和领导干部。学校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新能源汽车界的黄埔军校”,入选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学校以雄厚的原始科研创新能力推动一流大学建设,建有29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29个部省级科研平台,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广东高校首位。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发明专利授权量、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稳居全国高校前列,2009年以来以第一专利权人获中国专利奖数量排名全国高校第一。
2017年,广州国际校区由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和华南理工大学四方签约共建,这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新引擎,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办学模式又一次新的探索。校区按照“卓尔不凡,臻至一流”的发展定位,扎根中国、融通中外,汇集全球创新要素,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教育示范区建设,致力于建设成为集聚国际高水平团队、培养新工科领军人才、开展深度国际合作、聚焦前沿科学研究、推进高端成果转化和创新创造创业的高地,率先办成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型、新工科特色的世界一流示范校区。
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学校将秉承“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的校训,弘扬“厚德尚学 自强不息 务实创新 追求卓越”的精神,以“双一流”建设和广州国际校区建设为“双引擎”,大力推进“学术华工”“开放华工”“善治华工”“幸福华工”“大美华工”建设,向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勇当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排头兵,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华工智慧和华工力量。
学科代码 | 学科名称 | 学科评分 |
---|---|---|
0822 | 轻工技术与工程 | A+ |
120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A- |
0832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A- |
0830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A- |
08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A- |
0813 | 建筑学 | A- |
0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A- |
0802 | 机械工程 | A- |
1202 | 工商管理 | B+ |
0701 | 数学 | B+ |
0835 | 软件工程 | B+ |
0834 | 风景园林学 | B+ |
0833 | 城乡规划学 | B+ |
0831 | 生物医学工程 | B+ |
0814 | 土木工程 | B+ |
0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B+ |
0811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B+ |
0810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B+ |
0703 | 化学 | B |
080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B |
0808 | 电气工程 | B |
03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B |
1204 | 公共管理 | B- |
0710 | 生物学 | B- |
0823 | 交通运输工程 | B- |
0503 | 新闻传播学 | B- |
0502 | 外国语言文学 | B- |
0301 | 法学 | B- |
0702 | 物理学 | C+ |
0807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C+ |
0801 | 力学 | C+ |
0815 | 水利工程 | C- |
专业名称 | 修学年限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4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4 |
风景园林 | - |
音乐表演 | 4 |
音乐学 | 4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4 |
金融科技 | 4 |
金融学 | 4 |
运动训练 | 4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4 |
轻化工程 | 4 |
软件工程 | 4 |
车辆工程 | 4 |
资源环境科学 | 4 |
财务管理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
行政管理 | 4 |
英语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