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园占地1255.41亩,总资产7.7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82亿元。现有教学机构11个,全日制在校生2.1万人。学校以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群”为引领,聚焦自然资源行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和赣州“两城两谷两带”发展战略,抓住建设赣州江西省域副中心的机遇,按照适应产业需求逻辑和专业群组建逻辑,对原有专业进行结构性重组和优化,构建了结构优化、重点突出、内涵先进、资源共享的“1+2+3”专业群结构(即1个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群”、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群”、3个校级重点专业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形成对接产业、服务地方、引领发展、彰显自然资源行业特色的专业群人才培养体系。与江西理工大学合作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应用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等6个专业专升本联合培养,与东华理工大学合作开展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2个专业专升本联合培养。现有专科专业50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6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拥有4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93人,副高及以上职称198人(其中教授46人),硕士及以上学位622人(其中博士32人),“双师型”教师488人。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1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
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建有校属企业江西应职院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建立“江西省国土资源职业教育集团”(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与业内标杆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共建讯方技术学院、吉利汽车产业学院、华测检测产业学院、砺剑天眼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等5个产业学院。目前正在推进与中国电建(江西水电)联合承担总投资2.4亿元的会昌县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已初具成效,被列为全省生态修复试点项目。
学校于2021年成功申报自然资源部“离子型稀土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成为江西省首个牵头建设部级重点实验室的高职院校。校企共建了ICT科创中心、工业机器人应用创新中心、人工智能研发中心等15个产教融合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和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聚焦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近5年技术服务产值1.97亿元,年技术服务产值3940万元,综合效益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学校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学生在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屡创佳绩。“十三五”期间,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得奖项831项,其中国家级奖263项,国家级一等奖74项。数学建模全国领先,四次问鼎全国最高奖项,是全国获最高奖、一等奖和国家级奖项数目最多的高职高专院校。
学校是攀岩运动世界冠军基地,竞技攀岩运动成绩全国第一、世界一流,为国家培养了5名国际健将,14名国家健将,30多名国家一级运动员。攀岩运动先后荣获23项世界冠军,22项亚洲冠军,250余项全国冠军,10次打破世界纪录,现为国家攀岩队训练基地,江西省攀岩协会、江西省攀岩队设在学校。自2006年至今,攀岩技术支援西藏硕果累累,16年来培养的西藏籍运动员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共获得30金、38银、37铜。
专业名称 | 修学年限 |
---|---|
首饰设计与工艺 | 3 |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 | 3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 3 |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 | 3 |
软件技术 | 3 |
跨境电子商务 | 3 |
财富管理 | 3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3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3 |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 3 |
药品生产技术 | 3 |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 3 |
社区管理与服务 | 3 |
社会体育 | 3 |
矿山地质 | 3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3 |
电子商务 | 3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3 |
生态地质调查 | 3 |
现代通信技术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