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各省各专业的分数线已经公布,本文汇总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北京,安徽,广东,四川各省的专业及批次最低分数线及最低位次数据,详情见正文

1、2024年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北京录取分数线一览表: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北京本科提前批A段中外合作办学的录取分数数据,最低录取位次为【3726】,最低录取分数线【645】;
招生省份 | 年份 | 录取批次 | 招生类型 | 考生类别 | 录取分数线(最低分数) | 录取位次(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北京 | 2024 | 本科提前批A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645 | 3726 | - | (01) | 物理、化学(2科必选) |
2、2024年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安徽录取分数线一览表: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安徽本科提前批中外合作办学的录取分数数据,最低录取位次为【3863】,最低录取分数线【655】;
招生省份 | 年份 | 录取批次 | 招生类型 | 考生类别 | 录取分数线(最低分数) | 录取位次(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安徽 | 2024 | 本科提前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655 | 3863 | - | (W001)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3、2024年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广东录取分数线一览表: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广东本科提前批非军检,面试的录取分数数据,最低录取位次为【1424】,最低录取分数线【661】;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广东本科提前批非军检,面试的录取分数数据,最低录取位次为【4503】,最低录取分数线【641】;
招生省份 | 年份 | 录取批次 | 招生类型 | 考生类别 | 录取分数线(最低分数) | 录取位次(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广东 | 2024 | 本科提前批 | 非军检,面试 | 物理类 | 661 | 1424 | - | (101)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广东 | 2024 | 本科提前批 | 非军检,面试 | 物理类 | 641 | 4503 | - | (10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4、2024年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四川录取分数线一览表: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四川本科提前批普通类的录取分数数据,最低录取位次为【5444】,最低录取分数线【647】;
招生省份 | 年份 | 录取批次 | 招生类型 | 考生类别 | 录取分数线(最低分数) | 录取位次(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四川 | 2024 | 本科提前批 | 普通类 | 理科 | 647 | 5444 | - | - | -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简介
大学名称 | 学校代码 | 办学性质 | 本科/专科 | 是否985 | 是否211 | 所在地 |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 16412 | 内地与港澳台合办 | 普通本科 | 不是 | 不是 | 广东省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大学港科大(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及《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颁布实施以来成立的首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于2022年6月正式成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锐意创新,以发展融合学科为特色,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建设成为内地与香港教育融合发展的典范、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为己任,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书院制/导师制
港科大(广州)本科教育采取书院制的培养模式,书院与枢纽相互协同:枢纽重“教”,侧重于学生学术的发展,以交叉融合学科的模式培养创新之“才”;书院重“育”,侧重于学生为人的培养,以教育之“育”培养“人才”之“人”,先成人,后成才;书院与枢纽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教育。
创新教学
本科教学将传统的、流水线式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创新为“模块式”的课程超市;在导师指导下,不同的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学习路径,师生共同通过详细记录学生的选课和个人学术发展水平了解学习效果,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培养目的。
多模式学习
“沉浸式教学”和“小组项目式学习”模式,将老师的角色从传统的课堂讲授者重塑为真正的教练和导师,在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思维双向反复碰撞中和项目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目标,并发展个体的主动学习能力,夯实学术创新基础。
融合资源
港科大和港科大(广州)在“两校一体,双校互补”的框架下实行资源共享,如在实验室、图书馆、课程和教师等方面,学校融合内地与香港优质教育资源,以发展融合学科为特色,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矢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高等学府。
专业及学科设置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学科设置优先考虑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和大湾区发展的产业需要,致力于解决当前国家产业所面临的“卡脖子”科技和培养未来科技的创新型人才。学校采用全新的、融合学科的学术架构,以“枢纽”(Hub)和“学域”(Thrust)取代传统的“学院”和“学系”,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和前沿学科。学校目前设有四个枢纽,即功能枢纽、信息枢纽、系统枢纽和社会枢纽,枢纽下共设有十五个学域,即先进材料、地球海洋与大气、微电子、可持续能源与环境、人工智能、计算媒体与艺术、数据科学与分析、物联网、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智能交通、机器人与自主系统、智能制造、金融科技、城市治理与设计、创新创业与公共政策等,这些非传统的枢纽及其学域很多都是国家当前或未来所急需的。学校将致力于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及界限,积极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互动以发挥协同效应,创造超越学科的新型综合知识以贡献国家。
师资队伍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积极面向全球招聘顶尖学术人才,2022年9月开学前招聘的150名教师已经基本到位。办学第一阶段(2022-2027)在全球招聘400名专职教师和200名博士后研究员的计划正在稳妥有序的进行中。在教师延聘方面,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采用与香港科技大学一致的学术标准与学术机制,所聘教师基本都来自于全球前30名的世界一流大学,并切实落实对教师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两校协作关系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与香港科技大学将在“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的框架下开展合作,两校法人独立,财务独立,地位平等。两校在学术规范、师资水平、课程质量等方面保持一致,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两校将实现实验室及科研设施高效共享,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健全经费和制度保障,形成科研合力,有利于创造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两校将推动学生互享课程资源,如果符合两校教务委员会联合学术协商机制所定的要求,香港科技大学的学生可修读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科目及学位课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学生也可修读香港科技大学的科目及学位课程。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是教育部建设高水平示范性合作大学的有益尝试,学校融合内地与香港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前沿交叉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内地与香港教育的融合发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以上就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各省2024年的录取分数线汇总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