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愿与顺序志愿在高考志愿填报中各有特点,主要存在以下区别:
投档原则:
顺序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它会先对第一志愿进行投档,只有当院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才会录取第二志愿考生。这种方式下,考生的第二志愿实际上成为了一个“备胎”。
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系统会先对考生按分数进行排序,高分考生优先检索投档。在检索某个考生时,会按照其填报的志愿顺序依次检索,一旦符合某院校的投档条件,档案即投出。
填报方式:
顺序志愿中,考生填报的每个志愿都有先后顺序,如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等,每个志愿只包括一所院校。
平行志愿中,考生可以填报多个院校志愿,且这些志愿是平行的,没有先后顺序之分。考生可以同时填报多所院校,增加了投档的机会。
风险与机会:
顺序志愿中,如果考生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那么第二志愿的录取机会会大大降低,因为很多院校在第一志愿时就已经录满。因此,顺序志愿对于考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风险。
平行志愿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提高了考生的投档率。由于平行志愿有多个志愿可以填报,即使某个志愿未能录取,还有其他志愿可以作为备选。
投档次数与机会:
顺序志愿模式下,考生在每个批次的投档机会通常只有一次。
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在每个批次的投档机会可能达到六次甚至九次,这极大地提高了考生的录取机会。 综上所述,平行志愿与顺序志愿在投档原则、填报方式、风险与机会以及投档次数与机会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考生在选择填报方式时,应充分了解两种方式的特点,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目标院校的要求来做出决策。
转载请注明查高考网,声明:本文仅供各位网友学习交流,所涉文字版权与著作权归原作者,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